随着AI写作工具的普及,学术检测系统如格子达对AI生成内容的识别能力也在增强。本文分享一些朴素而有效的策略,帮助您降低论文的AI检测率,提升内容的原创性和自然度。
重要提示: 本指南旨在帮助用户提升写作质量与原创性,鼓励基于真实理解与思考的学术创作,反对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。
一、核心原则:回归真实表达
最根本的降AI率方法是让文字更贴近个人真实思考与表达习惯。
- 手写初稿:先用纸笔或手写板记录思路,再转化为电子文本,能有效避免AI生成的“标准”句式。
- 口语化转述:将复杂概念用自己的话“讲”出来,再整理成书面语,增加个人表达特色。
- 融入个人经历:在合适的地方加入个人观察、案例或反思,增强内容独特性。
二、语言风格调整技巧
AI生成文本常有特定的语言模式,通过调整可显著降低识别率。
- 打破句式规律:避免过多使用“首先、其次、最后”的模板结构。交替使用长短句,模仿自然写作的节奏。
- 适度使用不完美表达:自然的人类写作包含轻微的重复、转折或不精确的词语,刻意追求“完美”反而显得机械。
- 替换高频AI词汇:避免过度使用“综上所述”、“值得注意的是”、“显而易见”等AI常用连接词,尝试使用更具体的过渡。
三、内容深化与个性化
提升内容深度是降低AI率的根本途径。
- 深入分析:对引用的资料进行批判性思考,提出自己的见解,而非简单复述。
- 增加具体细节:用具体的数据、事例、引文支撑观点,避免泛泛而谈。
- 体现学科特色:使用本领域的专业术语和表达习惯,使文本更具“人味”。
四、善用工具辅助(谨慎使用)
可借助工具进行初步处理,但需人工深度润色。
- 同义词替换:手动替换部分词汇,注意保持语境准确(避免使用全自动“洗稿”工具)。
- 结构调整:改变段落顺序或逻辑展开方式,打破AI生成的固定模式。
- 多源融合:参考多种来源信息,整合形成自己的表述,避免单一来源的痕迹。
最终建议: 完成修改后,建议使用格子达或其他检测工具进行自查。重点关注检测报告中标记为“AI生成”的段落,针对性地进行人工重写和深化,直至达到理想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