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撰写学术论文时,引用或使用已有概念的定义是不可避免的。然而,直接复制他人的定义容易导致查重率过高。本文将介绍几种实用的方法,帮助您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对定义部分进行有效降重。
1. 同义词替换与句式重构
这是最基础的降重方法。通过替换原定义中的关键词为同义词,并调整句子结构,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降低重复率。
示例:
原句: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,它使计算机系统能够从数据中学习并改进性能。
改写:作为人工智能的子领域,机器学习赋予计算机系统通过数据获取知识并提升自身能力的特性。
2. 拆分与合并句子
将长句拆分为短句,或将多个短句合并为复合句,可以有效改变文本结构。
- 将一个复杂定义分解为几个简单陈述
- 将多个相近概念的定义整合成一段综合性描述
3. 改变表达角度
从不同视角描述同一概念,如:
- 功能角度:强调该概念的作用或功能
- 结构角度:描述其组成或内部机制
- 发展角度:说明其历史演变或发展过程
4. 使用举例说明
在定义后加入具体实例,既能丰富内容,又能自然地引出对定义的重新表述。
提示:举例时要确保例子的准确性和相关性,避免引入新的错误信息。
5. 引用权威来源并规范标注
对于公认的标准定义,可以直接引用,但必须:
- 使用引号明确标示
- 按照学术规范添加脚注或尾注
- 在参考文献列表中完整列出来源
规范引用不会被算作抄袭,但过度引用会影响论文的原创性评价。
6. 综合多种来源
查阅多个文献中对同一概念的定义,提取共性要素,用自己的语言综合表述。这种方法能显著降低与单一来源的相似度。
注意事项
- 保持定义的准确性和专业性,避免因降重而产生歧义
- 避免过度改写导致语义偏差
- 核心术语和专有名词不宜随意替换
- 降重后务必与原文核对,确保没有改变原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