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撰写学术论文时,常常需要引用或解释已有的理论、定义和概念。然而,直接复制教科书或文献中的表述容易导致查重率过高。本文将介绍几种实用且朴素的方法,帮助你有效降低概念类内容的重复率。
1. 理解后重新表述(意译)
最根本的方法是彻底理解原概念的内涵,然后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表达。避免逐字替换同义词,而应从逻辑结构上重构句子。
示例:原句“人工智能是研究、开发用于模拟、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、方法、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。”
可改写为:“人工智能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学科,致力于探索和构建能够模仿、增强乃至拓展人类智能行为的理论体系与技术应用。”
2. 转换句式结构
通过改变句子的语序、主被动语态或拆分/合并句子,可以有效降低重复率。
- 将定义句转换为描述性语句
- 使用“这意味着…”、“换句话说…”等引导语进行转述
- 将长句拆分为多个短句,或反之
3. 增加个人理解与评价
在解释概念后,加入自己的理解、分析或评价,不仅能降重,还能体现学术思考深度。
例如:“这一理论强调…,在当前背景下,该观点对于…具有重要意义,但也存在…的局限性。”
4. 结合实例说明
用具体案例或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抽象概念,既能帮助读者理解,又能自然降低文字重复率。
例如:在解释“信息茧房”时,可结合社交媒体推荐算法的实际运行机制进行说明。
5. 合理引用与标注
对于公认的核心定义或经典表述,若必须使用原文,应采用规范的引用格式(如APA、MLA等),并正确标注出处。合理引用不计入重复率。
6. 使用工具辅助检查
完成初稿后,可使用正规查重工具(如知网、维普、Turnitin等)进行检测,重点关注标红部分进行修改。但切勿依赖自动降重软件,以免语义不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