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向SCI期刊投稿时,论文的重复率(也称查重率、相似度)是编辑和审稿人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。过高的重复率可能导致论文被直接拒稿。那么,重复率多少会被拒稿?本文将为您解答这一常见问题。
一、SCI期刊对重复率的基本要求
不同SCI期刊对重复率的要求存在差异,但通常遵循以下通用标准:
- 总体重复率低于15%-20%:大多数期刊接受的范围。低于此阈值通常不会因重复率问题被拒稿。
- 总体重复率20%-30%:处于灰色地带,可能引起编辑关注,需要作者解释或修改。
- 总体重复率超过30%:被拒稿的风险显著增加,尤其是当重复内容涉及核心段落或方法描述时。
二、影响拒稿的关键因素
重复率并非唯一决定因素,以下情况更易导致拒稿:
- 连续重复字数过多:即使总体重复率不高,但出现连续 8-10个以上相同单词 的句子,也可能被视为抄袭。
- 方法部分重复率高:实验方法描述常出现较高重复率,但通常可接受(如超过50%),前提是引用规范。
- 与单篇文献重复率过高:若与某一篇文献的重复率超过5%-10%,可能被怀疑抄袭该文献。
- 自我抄袭:重复使用自己已发表论文的内容而未引用,同样属于学术不端。
三、如何降低论文重复率
为提高投稿成功率,建议采取以下措施:
- 使用权威查重工具(如Turnitin、iThenticate)预先检测。
- 对重复部分进行改写、释义,避免直接复制粘贴。
- 正确引用文献,使用引号标注直接引用内容。
- 避免过度使用固定表达或模板化语言。
四、总结
虽然没有统一的“安全线”,但将SCI论文的总体重复率控制在15%以下是最稳妥的做法。重要的是关注重复内容的性质和来源,确保学术原创性和规范引用。最终标准以目标期刊的具体要求为准。
* 注:本文信息仅供参考,具体投稿要求请查阅目标期刊的作者指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