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AIGC率?
AIGC是“人工智能生成内容”(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)的缩写。在学术领域,AIGC率指的是论文中由AI工具(如大语言模型)生成或辅助生成的内容所占的比例。
随着AI技术的普及,越来越多的学生和研究者使用AI工具进行文献综述、语言润色、思路拓展等。然而,过度依赖AI生成内容可能影响学术原创性和诚信,因此各大高校和期刊开始关注并检测论文的AIGC率。
目前AIGC率的检测标准
截至目前(2025年),国内尚无统一的AIGC检测国家标准,各高校、期刊和检测机构的标准存在差异:
- 部分高校规定: AIGC率应低于15%-30%。超过此阈值可能被要求修改或不予通过。
- 某些期刊要求: 要求作者声明是否使用AI工具,并建议AIGC率控制在10%以内。
- 检测机构参考值: 一些第三方检测平台将20%作为警示线,超过则标注“疑似AI生成内容较多”。
注意: “不能低于多少”实为误读,正确表述应为“不能高于多少”。学术界关注的是AI生成内容的比例上限,而非下限。
如何降低AIGC率?
若您的论文AIGC率偏高,可采取以下措施:
- 自主撰写: 核心观点、研究方法、结论等关键部分应由作者独立完成。
- 合理使用AI: 将AI作为辅助工具,用于语法检查、结构建议,而非直接生成大段内容。
- 人工改写: 对AI生成的内容进行深度修改、补充个人见解和实证数据。
- 引用规范: 若引用AI生成内容,应按学校要求进行标注说明。
未来趋势
预计未来几年,随着检测技术成熟,AIGC率将成为学术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。建议研究者在使用AI工具时保持谨慎,坚守学术诚信底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