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撰写学术论文时,降低文本重复率(即“降重”)是许多学生和研究者关心的问题。一个常见的疑问是:简单地将长句子删短,能否有效降低查重系统的检测结果?
查重系统如何工作?
主流的论文查重系统(如知网、Turnitin等)通常采用基于文本匹配的算法。它们会将提交的论文与庞大的数据库(包括期刊、论文、网页等)进行比对,识别出连续的、相同或高度相似的文字片段。
这些系统关注的是连续的字符序列的匹配程度,而不仅仅是单个词语或句子长度。
删短句子的效果分析
单纯删减句子中的词语或缩短句子长度,通常不能有效降低重复率,原因如下:
- 核心词汇未变:如果只是删除一些修饰词或连接词,但保留了原句的核心主干和关键词,查重系统依然会识别出高度相似的片段。
- 匹配片段依然存在:即使句子变短了,只要剩余部分与数据库中的某段文字连续匹配达到系统设定的阈值(如13个字连续重复),仍会被标红。
- 语义未改:删短并未改变句子的表达方式和语义结构,本质上还是在复述原文思路。
真正有效的降重方法
要有效降低重复率,关键在于改变表达方式,而不仅仅是缩短句子:
- 同义词替换:用意义相近的词语替换原文词汇。
- 句式变换:主动句变被动句,长句拆分为短句,或合并短句为长句。
- 语序调整:改变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。
- 概括与转述: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原文观点,抓住核心意思而非字句。
- 增加原创分析:加入自己的理解、评论或案例,提升原创内容比例。
结论:仅仅将论文中的句子删短,通常无法有效降低查重率。真正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改写、转述和变换表达方式来改变文本的“指纹”,使其与原文在文字层面产生足够差异。重点在于“改”而非“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