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撰写学术论文时,避免文字重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。查重系统会检测论文与已有文献的相似度,过高的重复率可能导致论文不被接受。翻译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降重技巧,本文将详细介绍其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。
翻译法降重,又称"跨语言翻译降重",是指将需要降重的中文文本先翻译成一种外语(如英文),然后再将翻译后的外文文本重新翻译回中文。通过这种"中译外,外译中"的两次翻译过程,原文的表达方式会发生显著变化,从而降低与原文的相似度。
从论文中挑选重复率较高的段落或句子。建议每次处理200-300字左右的内容,避免一次性处理过长文本导致语义失真。
使用可靠的翻译工具(如谷歌翻译、DeepL等)将选中的中文段落翻译成英文或其他外语。注意检查翻译结果是否基本准确传达了原意。
将上一步得到的英文文本再次使用翻译工具翻译回中文。这时得到的中文文本在表达方式上通常与原文已有明显差异。
将翻译回的中文文本与原文进行对比,进行必要的语法修正、术语统一和逻辑梳理。确保降重后的文本仍然准确表达学术观点,且符合学术写作规范。
优点:
缺点:
翻译法最适合用于降重那些非核心观点、描述性较强或引用较多的段落。对于论文的核心论点、创新性内容和关键数据,建议采用 paraphrasing(释义改写)等更稳妥的方法。同时,任何通过翻译法处理过的内容都必须经过作者的仔细审核,确保学术准确性和逻辑连贯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