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撰写学术论文时,专业术语是表达研究内容和理论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然而,直接重复使用这些术语可能导致查重率过高。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且合规的降重方法,帮助你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降低重复率。
1. 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表达
对于某些专业术语,可以寻找学术界认可的同义词或近义表达方式。
- 示例:“认知失调”可替换为“认知不协调”
- 注意:必须确保替换后的术语在学术语境中准确且被广泛接受
2. 改变词性或语态
通过改变术语的词性或句子语态,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实现降重。
- 名词变动词:“进行数据分析” → “对数据进行分析”
- 主动变被动:“研究人员实施实验” → “实验由研究人员实施”
3. 解释性描述
对于复杂的专业术语,可以用解释性语言替代直接使用术语。
- 示例:“皮格马利翁效应” → “教师期望对学生表现产生影响的现象”
- 适用场景:首次引入术语时,或在非核心论述部分
重要提示:核心专业术语(如学科基础概念、关键理论名称)不建议强行降重,应保持一致性。降重重点应放在非核心术语和通用学术表达上。
4. 调整句式结构
保持术语不变,但改变其所在句子的结构。
- 拆分长句为短句
- 合并相关短句
- 改变句子主干结构
5. 使用缩略语和全称交替
对于较长的专业术语,首次出现时使用全称并标注缩略语,后续可交替使用。
- 示例:“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(BDNF)” → 后文可使用“BDNF”
注意事项
在进行术语降重时,务必注意以下几点:
- 保持学术准确性,不能为了降重而牺牲专业性
- 确保术语使用在全文中保持一致性
- 遵循所在学科的写作规范和惯例
- 核心概念和关键术语通常不应降重
总结
专业术语降重应以不影响学术表达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为前提。建议优先采用解释性描述、句式调整等温和方法,避免对核心术语进行不必要的替换。最重要的是,保持论文的学术质量和逻辑连贯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