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写SCI论文时,查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。高重复率可能导致论文被拒或学术争议。本文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查重与修改技巧,帮助您有效降低重复率,提升论文质量。
一、查重前的预防措施
- 充分理解文献:阅读文献后,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核心观点,避免直接复制。
- 规范引用:直接引用必须使用引号并标注来源;间接引用(转述)也需注明出处。
- 建立个人笔记系统:阅读文献时,用自己话记录要点,减少后期写作时对原文的依赖。
二、查重后的修改策略
提示: 查重报告中标红部分是重点修改对象,但未标红部分若存在过度引用也需关注。
- 同义词替换:将重复词汇替换为同义词或近义词(注意保持专业术语准确性)。
- 句式重构:
- 主动句变被动句,或反之。
- 合并或拆分句子。
- 调整语序(如状语位置)。
- 概念转述: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,用不同表达方式描述同一概念。例如,将“显著增加”改为“明显提升”或“大幅增长”。
- 增加原创分析:在引用处加入自己的解释、评论或与研究的关联分析,体现原创性。
- 精简冗余描述:删除不必要的重复性描述,使语言更简洁有力。
三、避免过度修改
修改时需注意:
- 确保修改后的语句语义清晰、逻辑通顺,避免为降重而牺牲可读性。
- 保留必要的专业术语和标准表述,如方法名称、公式等。
- 修改后务必重新检查,确保科学准确性未受影响。
四、工具与资源
- 查重系统:常用系统包括Turnitin, iThenticate, 知网(CNKI)等(根据目标期刊要求选择)。
- 语言润色工具:Grammarly, Hemingway Editor等可辅助检查语法和可读性。
- 同义词词典:Thesaurus.com等可提供词汇替换建议。
五、重要提醒
核心原则:所有修改必须基于对原文的真正理解,并确保学术诚信。避免使用“伪原创”软件进行无意义的词语替换,这可能导致语句不通或学术不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