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,越来越多高校和期刊开始使用AIGC(人工智能生成内容)检测工具来评估论文的原创性。与此同时,传统的查重(重复率检测)仍然是学术审查的重要环节。对于已经完成写作的论文,作者常常面临一个选择:应该先降低AIGC率,还是先进行降重处理?
什么是AIGC检测和查重?
AIGC检测:主要分析文本的语言模式、句式结构、词汇选择等特征,判断内容是否由AI(如大型语言模型)生成。高AIGC率可能意味着内容缺乏原创思考或过度依赖AI工具。
查重(重复率检测):通过比对海量数据库,检测论文中与其他已发表文献重复的文字片段,以评估学术诚信。高重复率可能涉及抄袭风险。
推荐顺序:先降AIGC,再降重
我们建议的处理顺序是:先降低AIGC率,再进行查重和降重。原因如下:
理由一:AIGC特征影响降重效果
AI生成的内容往往具有特定的语言模式(如句式过于规整、用词过于正式或通用)。如果先进行降重,改写后的文本可能仍然保留明显的AI特征,导致AIGC率居高不下。而先对全文进行"人性化"改写,使其更贴近个人写作风格,能从根本上降低AIGC风险。
理由二:避免重复劳动
如果先降重,之后为了降低AIGC率而再次大规模修改文本,可能会破坏之前降重的成果,导致重复率再次升高,需要重新降重。这会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工作。
理由三:核心是内容原创性
降低AIGC率的过程本质上是提升内容原创性和个人思考深度的过程。经过这一过程,论文的表述会更加个性化,这本身就有助于降低与其他文献的文本相似度,为后续的查重打下良好基础。
操作建议
1. 初稿完成后:先通读全文,对AI生成特征明显的段落进行深度改写,融入个人语言风格、专业术语和具体案例。
2. 降低AIGC率后:使用正规查重系统进行检测,根据报告对重复部分进行针对性修改(如释义、引用规范等)。
3. 最终确认:在提交前,可再次进行AIGC和查重检测,确保两项指标均符合要求。
结论:对于已完成的论文,建议优先处理AIGC问题,通过深度改写提升内容的原创性和个人风格,然后再进行查重降重。这一顺序能更高效地满足学术规范要求,减少返工,确保论文质量。